近日,在涇源縣雅豪滑雪場舉辦的一場活動中,文創產品展區里做工精致、風格鮮明的微景觀生態缸吸引了游客。臥龍山、老龍潭、胭脂峽、白云寺……涇源縣的生態景觀被活靈活現地“搬”進小小容器中,別有一番韻味。詢問得知,這些微景觀生態缸由涇源縣殘疾人聯合會托養中心殘疾人制作。
做的過程難不難?做微景觀生態缸有什么收益?12月17日,記者來到涇源縣殘疾人聯合會一探究竟。
走進殘疾人托養中心,30余名殘疾人正專注地制作微景觀生態缸。小缸、圓缸、方缸,缸的樣式大小不一,景別也各不相同。鋪底層,放青石和干苔蘚,再根據坡度鋪配一層赤玉土、栽種植物、布置各種裝飾,他們熟練地操作看似復雜的各項步驟,沉浸在“造”景的快樂中。
微景觀生態缸操作要求不高,工作環境不受限制,市場需求較為廣闊,是符合殘疾人特點和需求的項目之一。涇源縣殘疾人聯合會理事長朱云介紹,11月中旬,涇源縣文化旅游廣電局聯合涇源縣殘疾人聯合會舉辦了微景觀生態缸文創產業培訓班,從選材、設計布局、制作流程到后期維護等各個環節對全縣30余名具有手工制作能力的殘疾人進行指導,幫助他們學習微景觀生態缸文創產品制作技術。制作的產品主要以涇源縣地方特色自然資源為主,部分殘疾人還會根據自己看到的和記憶中的風景創意制作。
考慮到聘請外地老師成本太高,涇源縣殘疾人聯合會殘疾人托養中心的工作人員加入到培訓之中學技藝,在日常工作之余對殘疾人精心指導,盡可能地幫助他們。“大家對這項技藝很感興趣,做的過程中耐心和專注力很強。”工作人員蘭英說,剛開始一部分人學得比較慢,但他們從不埋怨,認真學習的勁頭十足。
產品陳列室里,一排排做好的微景觀生態缸在燈光下綻放光彩。為了拓展產品銷路,涇源縣殘疾人聯合會與北京壹玖玖柒國際科技有限公司對接,由企業統一回收制作好的微景觀生態缸,讓這些帶有涇源獨特風貌景觀的產品“有處可去”,也讓殘疾人增加收入。截至目前,企業已經回收120個微景觀生態缸,創收2.4萬元,人均收入800元。
一缸一葉,一草一石,微景觀生態缸已經成為托養中心殘疾人和外界交流的窗口,實現了殘疾人就業增收的愿望,更向外界展示了他們內心的堅韌和對生活的熱愛。“我們將繼續開展培訓,讓殘疾人掌握技能,同時把微景觀生態缸文創產品制作培育成文創產業,賦能涇源文旅產業發展。”朱云說。(見習記者 任悅兒 記者 張利鋒)